乌克兰发射无人机空袭克里姆林宫。


(相关资料图)

这是乌克兰对莫斯科威胁最大的一次,但空袭失败了。这架无人机穿越俄罗斯境内,抵达莫斯科上空,没有触发任何防空系统,也没有引来防空导弹,但俄军的电子战系统在乌军的无人机即将命中克里姆林宫时,击落了它。从现场视频来看,如果晚3-5秒钟,克里姆林宫的屋顶可能就被炸了。

这次是俄军的电子战系统立了大功。可以看出,克里姆林宫是保持高度警戒的。但换个角度看,如果乌军无人机这次袭击的不是克里姆林宫,而是其他的俄军科研院所,恐怕就已经得手了。

这件事证明,乌军无人机可以突破俄罗斯的防空网络,直抵莫斯科的心脏地带。克里姆林宫遇袭,俄军必然不会善罢甘休。队长预计,俄军很快就会对乌克兰发起反击,新一轮的远程导弹袭击大概是在路上了。

为什么乌克兰敢空袭克里姆林宫?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可在乌军眼里,乌克兰的首都基辅早就被俄军空袭过1000多次导弹了,算上无人机超过2000次,泽连斯基都被赶到地下室里去上班了,试一把空袭克里姆林宫,也没什么大不了。关键是,俄军的所有常规武器都已经对乌克兰使用过了,唯一剩下的就是核武器了。

俄军会不会使用核弹反击乌克兰呢?在队长看来,这是不可能的。理由有三:

一是,美俄核平衡依然有效。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军发起过众多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苏两军都曾战败过,但均未使用核武器。而今,俄军的第一目标是吞下已经占领的乌东领土。如果使用核武器,北约军援必然提高到史无前例的高度,数百架F-16战斗机和远程战术导弹等先进武器会迅速进入乌克兰,反而不利于俄军吞并乌东四州。

二是,中国多次强调,反对打核战争。俄乌两国在战争中都遭遇了严重的国力损耗,尤其是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于中国。中国反对打核战争,俄罗斯不可能不听。

三是,俄罗斯境内有11座核电站。乌军已经具备攻击俄罗斯本土的能力,俄军无法确保自己的核电站不受到攻击。

乌军尝试空袭克里姆林宫有三大目的:

一是,展示反攻的决心,提振乌军士气。乌军的反攻已经准备就绪,队长的预测是,乌军全面反攻大概会在5月底,6月初开始。但瓦格纳创始人普里戈津认为,乌军会在5月9日到5月15日期间发起反攻,最迟不会超过5月15日。

在反攻前,乌军最需要的就是提振士气,坚定乌克兰全军的决心。

二是,在俄罗斯境内的后方制造混乱,扰乱俄军的军心。空袭克里姆林宫只是其中之一,乌军还在布良斯克、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克里米亚以及俄占扎波罗热发起了大量的袭扰战。

距离较近的采用游击队攻击,距离较远的采用无人机袭击,越是接近于乌军反攻的时间,此类袭击会越多。从现在的频率来看,基本上乌军每隔一两天就制造一起袭击事件。

三是,吹响反攻的号角,破坏俄军的“胜利日阅兵”。5月9日,俄军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胜利日阅兵”。这是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军的首次大规模阅兵式。普京想要借助“胜利日阅兵”来把这场国土扩张战争转变成俄罗斯的国土保卫战,复制斯大林的红场阅兵,提振俄军保家卫国的决心。

乌克兰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破坏俄罗斯的“胜利日阅兵”,打击俄军的信心。因此,队长预判,在袭击克里姆林宫未果后,乌军很可能对莫斯科发起更多频次的攻击。莫斯科的防空战、反渗透战,近在眼前了。

但最危险的还是乌东前线。此时此刻,俄军需要保持最高注意力的地方不是莫斯科,而是乌东前线。乌克兰就是想通过空袭莫斯科,转移俄军的注意力。莫斯科遇到空袭并不可怕,哪怕被命中几栋大楼,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乌军在乌东前线反攻,在俄军2000公里的防线上,撕开一个口子。

我们常说,大国是需要战略定力的。这时候,就特别考验俄罗斯的战略定力。俄国防部大楼的顶部早就安装了防空系统,克里姆林宫也需要增强部署防空武器了。可俄军的重心不能放在莫斯科的防御上,仍旧需要把最精锐的资源投入到乌东战场。

基辅承受了俄军2000多次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对乌军造成的伤害还不如巴赫姆特战役的1/100。莫斯科也需要提前做好被无人机袭击的准备。乌克兰手里航程超过1000公里的无人机并不多,也没有射程覆盖莫斯科的导弹。莫斯科的防空压力是远远低于基辅的。

俄乌真正的较量既不在基辅,也不在莫斯科,而是在乌东战场上。当下俄乌两军对各自大后方的打击,都只是大戏开始前的预告片,大戏的舞台在乌东。

谁能赢下乌东,谁才能真正赢下俄乌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