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是川西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有着清新脱俗的韵味。今年入夏以来,丹巴县凭借清爽宜人的气候和丰富多彩的文旅资源,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凉”资源带来了旅游“热”效益。

避暑纳凉,丹巴游人如织


(资料图片)

据统计,1-7月,累计来丹巴游客达191.4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0639亿元,门票收入490.4829万元,同比增长90.24%、90.24%、282.6%。7月当月,来丹巴的游客已达6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655亿元,门票收入225.497万元,同比增长91.7%、91.7%、259.63%。

做好山水文章 发展生态康养旅游业

丹巴县处于低海拔河谷地带,平均海拔1950米,年均气温14.2度,夏季平均温度是22.4℃,森林覆盖率高达57.28%,空气质量、地表和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恰到好处的高度、温度、湿度,让丹巴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造就了这片文旅康养胜地。

丹巴甲居藏寨

近年来,丹巴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做好山水文章,大力发展生态康养旅游,全面提升丹巴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文旅产业竞争力,充分利用好丰富的山水林湖草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自然观光、温泉体验、研学教育、红色教育和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产品。重点打造党岭—莫斯卡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提升党岭—莫斯卡及周边旅游产业,形成区域联动,全域发展,带动当地及周边经济发展。

“丹巴的景色太美了,民风也很淳朴,尤其是气候很清爽,一点也不觉得闷热,我觉得超级舒服!”来自成都的游客付女士在丹巴感受到了难得的凉爽。

游客避暑纳凉 带动民宿“热”

入夏以来,丹巴县甲居镇聂拉村的活动室坝子停满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车辆,而且一到夜晚,篝火晚会、文艺表演、民俗展示等活动就开展起来,让游客和本地群众欢聚一堂,热闹非凡。

从2021年开始,聂拉村两委就开始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合作发展模式,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村集体+企业+合作社”的合资合作模式,整合各类资金500万余元,建成11栋特色木屋及1座电商直播间、咖啡厅、餐厅、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打造网红民宿村。

秘境党岭,景色迷人

“今年这个暑假,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我们村来避暑纳凉,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在‘旅游+’的助力下,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2022年人均纯收入达2.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余元,村民富了,村庄美了。”聂拉村第一书记严承瑶自豪地表示。

“每到夏天都会有很多游客来我们丹巴避暑旅游,从7月15日到8月20日,我们家的民宿都被订满了。”宝生居民宿老板格绒一边忙着给游客办理入住手续一边说道。

近年来,丹巴县通过大力发展民宿产业,使之成为继承发扬丹巴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助推全县全域旅游发展。“暑期档”期间,随着避暑客流量的急剧增加,县城、甲居藏寨、中路藏寨等景区酒店、民宿客房供不应求。

提升服务质量 让游客宾至如归

7月24日,丹巴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指导员李天琼警官收到一封澳大利亚游客陆寅 Lu Yin从微信上发给她的感谢信。信中,外籍游客对丹巴公安民警和丹巴外事部门工作人员在他到丹巴旅游突发疾病住院期间的热心、细心、暖心服务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敬意:“您们的照顾和关怀使我在身体虚弱的时候感到宾至如归,您们的付出和努力令我备受感动”。

公安交警护航旅游

进入暑期档,来丹巴旅游平均每日车流量达到8000台(次)以上,面对剧增的客流、车流。丹巴县公安局结合工作实际,在辖区国省干道、县城主干线加强警力部署,并根据交通流量变化调整巡逻班次,增加巡逻密度,开启全员在岗暖心服务工作模式,让来丹游客行安全路、停放心车。

另外,随着夏季旅游市场愈发火爆,共青团丹巴县委还组织开展“魅力丹巴·志愿同行”活动,每天组织50余名青年志愿者,在甲居、中路、县城3个游客咨询点,为广大游客朋友提供旅游服务。截至目前,共计服务游客5000余人次。

为切实保障来丹游客权益,宣传、文旅、市监、交通等部门对全县所有景区、餐饮、酒店、民宿、农家乐等商业主体进行多次明查暗访,重点对食品安全、从业资格、环境卫生、道路交通等方面责任进行再督促,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启“宠游客、护游客、暖游客”行动。

当前,丹巴正举全县之力,围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总基调,以独有的夏季“凉”资源禀赋,谋划文旅节庆活动。8月12日“丹巴有风·清凉一夏”纳凉音乐嘉年华活动将在党岭盛大开幕,届时群星汇聚、非遗藏戏、原生态山歌、锅庄等表演将掀起一场独属于美人谷丹巴夏纳凉的旅游新浪潮。

(降初泽郎 杨德鑫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杨琦)

(丹巴县委宣传部供图)